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 春节期间为防止宝宝受伤害,家长应该做好这四点 不是春晚不好看,是你没耐心了 提升孩子的情绪控制力,从家庭正念训练开始 作者:韩老白(富书签约作者) 过年四大催,你中招了多少? 学生时代被催着考高分、工作后被催着升职加薪、催婚、催二胎,仿佛一辈子就要抓紧时间快点奔跑才是正确的人生。 殊不知,很多新手父母也把这种嫌孩子比别人慢的潜意识强压在孩子身上。 一、父母一天之内,究竟会催促孩子几次? 4岁的Lulu最爱来找我玩,每次妈妈都会紧随其后,孩子还没玩几分钟,妈妈就开始进入复读机模式: “Lulu该走了,别玩了,快点走啦。” 如果按照1分钟之内说“快点”这个词,6次左右,这样算下来,除去睡觉(按12小时来算)一天大概催孩子次。 看到这个数字,有没有被吓到?孩子在这样的催促中真的能学会抓紧时间吗? 面对她母亲的催促,我听得头都快炸裂了,可Lulu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直到妈妈开始对她大吼,她才磨磨唧唧地抬头看了一眼。 俞敏洪在腾讯的分享会上谈及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他表示对中国教育现状比较绝望,因为有50%以上的家长在非常认真地、全心全意地用催促来‘摧毁’着自己的孩子。 催着孩子快吃、催着孩子穿鞋、催着孩子写作业,上学要催,结婚要催,生二胎也要催。 殊不知,你没完没了的催促,恰恰正是摧毁一个孩子的重量级武器。 二、催促孩子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1.催促导致逆反 以前我们认为,孩子到初中的时候才会叛逆,但在催促声中长大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叛逆的影子”。 这些孩子的特点是:配合度低。 闺蜜的孩子今年才5岁,出了名的犟,而且倔强的没理由。 有次她跟我儿子一起上钢琴课,房间很热,一进门闺蜜让她把外套脱了,反复说了5遍,还是无动于衷,闺蜜上前帮她脱,她就死命地拉住衣服不放,简直有点“不可理喻”。 因为平时闺蜜的口头禅就是,你给我快点,怎么那么笨!催促次数多了,孩子已经不去理会妈妈说的到底是对是错,只要是妈妈说的,她心底都在sayno! 2.错失培养正确时间观念的机会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中,重点培养任务是不同的,比如: 1-4岁:感知身边的事物,以及慢慢学会一些日常技能,比如逐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 4-6岁:继续感知身边事物,学着分析判断,熟练旧技能,学习更多新技能,感知时间,建立习惯时期,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6-小学:建立更多生活及学习习惯,不断完善这些习惯等。 如果忽视了4-6岁感知时间的阶段,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取而代之的是没完没了地催促声,那么孩子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把浪费时间变成了顽固习惯,想改都改不了。 3.孩子变得不爱动脑、没自信、无责任感 孩子需要时间观察,学习,激活大脑,积累经验,当你觉得孩子洗手慢,其实他们在感知水流,还在研究肥皂产生的泡泡…… 在催促声中长大的孩子,由于父母没耐心,看孩子半天没弄完,就开始一边吼一边帮忙,请问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什么? 孩子除了嫌你烦,什么都没学会,而且他们越来越没自信,因为从没有好好练习过这些技能。 自信不足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会出现不敢尝试,不敢思考,怕出错的现象,极其影响学习成效。他们做其它事也会往回缩,对家长依赖心理增强,根本无责任感可谈。 4.影响亲子关系 没有哪个以催促为主要教育方式的家庭,气氛是健康的,因为家里小吼声、大吼声,声声入耳,妈妈会愤怒,孩子会不开心。 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反抗意识越来越强,顶嘴吵架就会变成家常便饭,亲子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三、会浪费时间的家长,培养的孩子更聪明 有一个男孩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 可是他妈妈发现他很爱读文学作品,9岁就看完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 10岁时酷爱化学,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 这个被老师怒吼低能儿在父母眼里却是天才的孩子就是爱迪生。 爱迪生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妈妈的支持,而妈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不去催促孩子成长,舍得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有兴趣的方面。 我的另一个闺蜜蛋蛋妈就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她带孩子在我们眼里简直是让时间浪费到令人发指。 有一次陪孩子竟然在地下停车场待了一个多小时,因为蛋蛋对车牌上的数字感兴趣,孩子一个个的念车牌上的数字,她就默默地跟在后面,直到孩子念累了才离开。 她把时间还花在回答蛋蛋各种没完没了地提问上,比如: 蛋蛋问:妈妈,一个小时多少分钟?妈妈说:60分钟啊。蛋蛋又问:那两个小时呢?妈妈说:分钟啊。蛋蛋还在继续:那个小时呢?妈妈耐心地回答:分钟啊。 妈妈始终面带微笑,很认真地回答蛋蛋的每一个提问。 别的家长带孩子都赶着坐电梯,她娘俩基本都慢慢地爬楼,因为孩子喜欢数台阶。 他们骑滑板车在公园围着湖转三圈,四圈……一边骑,一边讲故事,看到什么就编进故事。 他们会在大树下看蚂蚁看一早上;他会让孩子把卷轴窗帘拉起来、放下、再拉上去,再放下来;雾霾天,别人家都买空气净化器,蛋蛋爸爸却是买来电路板、电机、涡轮扇叶等配件,花时间跟蛋蛋一起DIY净化器…… 蛋蛋在这种家庭教育下成长,没有催促,没有急不可待,他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提问,去找答案,去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所以他才4岁,已经可以轻松数数到以上,单双数,3的倍数,日常算账都没问题,他的计算能力与小学一、二年级哥哥姐姐不相上下。 他从没上过任何数学早教班,这一切绝对跟妈妈允许蛋蛋浪费大量时间在数字方面息息相关。 “台湾卡耐基之父”黑幼龙用“慢养”的培养方式将四个子女培育成才,他说: 不催促孩子并非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而是做更有意义的引导,不匆忙不慌乱。不催促孩子的本质,体现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高度,是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舍得让孩子“浪费时间”的妈妈,才能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 四、如何做到不催促?学会儿童时间管理 1.温柔而坚定地引导 妈妈们有原则是对的,但无需吼叫,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承担错过实际时间而带来的结果。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 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 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指了一下墙上的钟。 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 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她每到星期二就要去看戏或看电影。 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斯特娜夫人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面对孩子的过错,斯特娜并未采取任何处罚手段,但却使孩子明白了:浪费时间,自己需要承担后果。 2.感知时间 4岁开始就可以和孩子玩一玩预估时间的游戏,并记录他们做事情所消耗的实际时间,跟孩子的预估时间做对比。 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吃饭需要花多长时间,穿衣服需要花多长时间,上学路上需要花多长时间。每天晚上与孩子进行回顾和总结。 3.善用工具 4岁起可以给孩子配一块电子手表,让孩子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