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8月16日电成都,体育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新华社记者陈地、袁秋岳 从跑步、骑行、羽毛球到攀岩、轮滑、皮划艇,世界最长的绿道系统密织成网,成为前沿时尚的“赛道”,“15分钟健身圈”正在成都市民的“家门口”呈现。借助体育,成都正变得更加智慧、更有品位、更为宜居。体育,正让成都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标题)“体育”——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提起成都,“火锅”“冷淡杯”“麻将”……这座西部的旅游城市是无数人休闲娱乐的向往之地,然而如今,它又多了一张崭新而亮眼的名片。 行走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恢宏的规模和超现代化的设施令人震撼。这里由“一场三馆”组成:4万人大型甲级体育场、1.8万座特大型甲级体育馆、小球馆、大型甲级游泳跳水馆。从空中俯瞰公园,通过上万块彩釉玻璃的拼装,一只宽度约46米、总面积约平方米的“太阳神鸟”图案显示在世人眼前。就在六月,这里刚被国际大体联正式命名为“世界大运公园”,这里,便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场馆。 不仅是东安湖体育公园,近两年来成都已先后建成天府奥体城、凤凰山体育公园等一大批现代化体育场馆,这座城市的“体育地理”正在被重塑,而办好明年的大运会,正是成都当下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第一棒”。 根据年《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成都的海外影响力和国际体育赛事指数均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年成都体育产业规模也已突破亿元大关。作为中国最具体育活力和体育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成都是充满激情的: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谋赛就是营城,营城就是惠民”。 未来几年,大运会、年世乒赛、年男足亚洲杯、年汤尤杯、年世运会等一系列大赛都将相约成都。体育,让成都更加时尚和国际化,已是成都最为亮眼的名片之一。 (小标题)体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一个工作日的夜晚,位于成都文轩体育文化中心的谦九龙羽毛球馆内,几十名年轻人正在十余片场地上挥汗如雨。负责人谦九龙感慨地说:“每天来打球的人很多,大多都是附近上班的白领。要在几年前,我们许多成都人下班就是喝酒、烧烤,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在下降。我就是这样,所以才开的这个球馆。” 行走在羽毛球馆所在的文轩体育文化中心,除了较为普及的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如冰球馆、轮滑冰球、旱雪馆、水下曲棍球等小众、新潮的项目也一应俱全。“我们这有20多个体育项目,应该说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具规模的体育综合体。”文轩体育中心总经理滕伟说。 “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印刷厂,但年搬迁后这块75亩的地就空出来了,我们经过反复地论证,认为这里跨度大、开间大,而且附近是以白领、写字楼为主的业态,发展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应该最为适合。”腾伟介绍,从年正式营业开始,20多个体育项目在一起的聚集效应逐渐显现,面对在附近就业的3万余白领人群,体育中心每到夜晚灯火通明,在周末更是可达单日三千人次,“我们是顺势而为,最关键的还是人们的运动意识在被唤醒。” 在位于成都麓客岛的达根斯马术俱乐部里,年轻的妈妈伍夏正站在场边,认真地看着7岁的儿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习马术,近三年来她每周都坚持带孩子来上课。“过去我们一到放假或者周末都是带孩子去补许多文化课,但我越来越觉得选择一项孩子适合的体育运动十分必要。像他有些急躁,我就希望他通过学习马术变得坚强、遇事沉着,同时也亲近自然,健康体魄。” (小标题)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居于成都南面的江滩公园,总面积约亩,是成都最大的滨河生态公园。近两年江滩公园以锦江绿道及相关体育空间为核心载体,如今已成为成都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场景。 暑假的一个周末上午,记者在成都市高新区江滩公园随处都能看见锻炼的民众,泳池里孩子们嘻嘻耍闹,沙滩排球场上欢呼声不绝,碗池滑板运动场上训练的专业滑板运动员更是引来围观者的阵阵尖叫。 在公园外围还有一条长长的双色跑道,属于成都市累计建成的多公里的天府绿道的一部分,不少市民在这里慢跑健身、休闲散步,还有许多小朋友在这里骑平衡车、滑板车。 而在公园的另一头,一系列“科技+运动”的交互式智慧健身设备让传统的体育健身方式更为多元和富有趣味性,市民游客通过扫码付费可启动运行如竞速单车、光感攀岩、电竞足球、能量跑酷等体育娱乐项目。 如今,龙舟赛已成了麓湖社区居民每年最期待的活动之一。麓湖公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棠棣告诉记者,尽管该社区常住人口只有多人,但却拥有近60个各式社群,其中超过一半是关于体育的,“龙舟群”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的龙舟赛已经办了三年了,今年参赛队伍扩展到了社区外,共有50多支队伍,多人参赛,热闹吧?”(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17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