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骑行有益健康,8岁的儿子沿街骑行16公里,真棒!为他点赞……”网络上,经常可见家长这样“骄傲”地晒娃。今年以来,骑着儿童自行车上路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有大人陪护,孩子就可以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骑行。实际上,我国法律明文规定,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暑期将至,孩子们自行外出游玩、随家长出行需求或将大幅增长。那么,如何保障孩子们安全出行,避免涉未成年人事故的发生呢?小区里疏忽大意最易出事在我国民法领域,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关键的概念,与自然人行为的效力、责任的承担均息息相关。民法典第十七条至第二十条对未成年人按照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三类。其中,8周岁以下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至16周岁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至不满18周岁则一般情况下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情况即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未成年人因年龄及行为能力的限制,控制力、观察力、反应力较差,且容易产生冲动、竞技心理,身体条件亦未发育成熟,既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导致伤害。随着人们出行需求及车辆保有量的增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成为法院受理数量最多的民事案件类型之一,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案件也呈增长趋势。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发生地点相对集中,多发于住宅小区内。很多家长认为,小区环境相对封闭,车辆行驶速度较低,交通安全比较有保障,进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管,尤其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监管。其实,并非如此。加之低龄儿童普遍使用平衡车、滑板车等,极易发生各种交通安全事故,如因儿童骑速过快,突然冲出后,被途经的机动车碰撞等。“近年来常发生的未成年人在小区内骑行导致意外的事故中,一般情况下,因监护人未能尽到足够的监护责任,未能及时发现周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危险,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放任未成年人独自骑行等,监护人自身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责任比例跟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相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介绍。小学生不能骑自行车上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也就是说,因为未达到法定年龄,小学生是不能骑自行车上路的。但现实中,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该规定,或者认为自家孩子的身高、技术都能很好地掌控自行车,或者已戴头盔,因此放任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车上路,以致发生意外后悔莫及。前一阵广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0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