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9/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说到教育很多家长都直摇头,也有很多朋友常常和我探讨这个话题,今天我就从我自己的孩子身上做刨析,聊聊中西教育上最为基础的几个观念,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宫蓓蓓下班回来,打开门就看到爷爷在给五六岁的大宝喂饭,为了让大宝能好好吃饭,老人家还把平板给孩子让他边看边吃。宫蓓蓓赶紧上前让孩子爷爷不要再喂饭了,大宝都上幼儿园中班了,早已过了喂饭的年纪,但爷爷不听。宫蓓蓓拿过孩子手中的iPad让他吃饭的时候不准看。孩子“哇”地一声哭起来……爷爷阴沉着脸,指责她“孩子吃得好好的,怎么你一回来就搞得不得安宁”,奶奶在一旁抹眼泪,老公回来帮着父母数落宫蓓蓓……有没有觉得这样的场景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是说你对爷爷的行为表示认同。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忙带小孩,父母忙于工作,“隔辈亲”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总怕孩子吃不饱追着喂饭。很多时候为了哄孩子好好吃饭,经常就塞给他一部手机或者平板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当然这种做法我相信很多想省事的父母也会这么做,但后果就是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专注能力,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上面通过一个剧中场景展现了中国的大部分家庭的做法,那让我们看看西方的教育逻辑会是一种怎样的方式,这里我用我自己的孩子给大家举例。也许是因为早年一直在国外生活的缘故,我会发现国外的宝妈很多都是自己一个人带2-3个孩子,家里即没有保姆也没有老人,但我发现她们孩子的性格、习惯和独立自主性都很强,这就引发了我对育儿教育的思考。回国后的一年,我家的宝贝诞生了,我决定在自己孩子身上做一次试验,那我就模仿国外的育儿方式来培育自己的孩子,看看结果如何,抱着这个想法我和妻子商量,最终决定就从儿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吧。一、养成睡眠习惯为了养成他良好的睡眠习惯,医院抱回来那天开始就独立睡在自己的小房间、自己的小床上。首先我们给他布置了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小房间,从墙上的墙贴、彩色窗帘、卡通地垫、独立的小床、独立的小衣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从潜意识里告诉他,这就是属于他的小天地,天亮了窗帘打开认知就是要起床,窗帘关上房间黑了就是要睡觉,这就是我给不到一个月的孩子准备的环境(当然我有安装观察监控)。在这0-3个月中我和妻子共同约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准抱孩子,可以白天的时候在旁陪伴,放音乐讲故事,但不可以抱在手上安抚,当然这里需要排除喂养的时间,还要看你是自己喂还是用奶瓶了,我当时的选择是用电动吸奶器加奶瓶的方式,这样哪怕半夜要喂,也可以减轻妻子的负担,因为白天基本都是她在带,晚上就由我来负责,其中一个小细节就是晚上喂养我从来不开灯,基本上温好奶以后关着灯就递给宝宝了,喝完基本也就接着睡了,尿不湿根据情况更换就好(建议买好的别省钱)。这个动作其实维持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孩子基本就习惯了,过程中妻子因为不忍心大哭过好几次,但为了养成好习惯只能忍住。回想细节很多,这里不一一说明了,要用很多科学的做法,比如防惊跳被、选择睡袋、防撞等等。现在的结果就是,孩子快4岁了,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睡自己的小房间、睡自己的小床(婴儿床已经换成儿童床了),每天早上6点30-7点自然睡醒,晚上8点-8点半自然上床入睡,不需要陪伴不需要唱歌讲故事。二、玩乐活动这个比较简单,只需要上网买一个质量好的地垫,地垫需要厚一点没有太大气味环保过关的就行,再配合地垫大小买一个安全护栏就可以了,白天的时候他基本就是在护栏里面玩,大一点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学习翻身爬行,再大些他慢慢就会扶着护栏站起来挪动了,再往后就是开门翻墙了,孩子的行为都是天然形成的,不需要刻意去教。这样大人也比较轻松,基本可以做做自己的事,一旁观察着适当鼓励就好了。我的护栏是放在客厅的,因此我牺牲了家里的茶几,有了孩子以后家里就再也没有茶几了,留给孩子更多的活动空间,也减少他磕碰的机会,第二个原因就是我把他活动和休息的空间无意识的分开,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在房间玩甚至在床上玩,而我的做法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房间是用来休息的,活动有活动的空间,这样的好处就是孩子不会在睡眠的环境里过度兴奋。三、带娃出行说到带娃出行,我的两大神器,第一就是安全座椅,第二就是婴儿车。这也是从美国宝妈那学来的,安全座椅我一共换了3张,从小到大,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摇篮状的,满月后就可用了,平时可以像个提篮一样提在手上,我带他出门的时候提上就可以走,开车时就安装在车的后座很方便,大了以后根据孩子的身高买合适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在后排就好,孩子基本上车就知道那个专属座位是他的,坐上去还会主动要求系安全带。这一点国外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没有安全座椅孩子是不可以坐车的,司机会收到法院传票,国内我发现没人管,抱着的,不系安全带的,坐在前排的,什么样的我都见过。再来就是婴儿车,婴儿车用的频率很高,我的经验就是选择折叠方便的,可以坐可以躺的就好(后期还是需要训练他在外入睡的能力),这个我就买过一辆就够用了,2.5岁以后也就没坐过,我是不建议买那种很笨重的车(大轮子的),因为非常不方便,小区里面溜溜还行,还非常占位置,出门放车里也很麻烦。慢慢的引导孩子户外活动时可以鼓励孩子多散步走路,2岁时我是经常带娃走个2公里3公里的,其实一点问题也没用,一直鼓励他就好,切记不要抱,累了就休息一下转换一下他注意力。四、饭桌文化在孩子能坐起来,能自己用手抓食物或者能拿勺子的时候,我就给孩子准备了一张儿童椅,让孩子能坐在餐桌上和我们一起吃饭,告诉他自己吃自己的食物。孩子想吃就吃,不愿意吃的也不会强迫,哪怕坐着玩也行,不要太在意他会弄得到处都是,也可以买一些带吸盘的餐具,摸清楚了孩子的喜好之后,适当做一些孩子爱吃的饭菜就好。其实哪怕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我意识的,他有权利自己做主。国外的保健医生是建议不要太在意孩子的进食量的,因为孩子饿了自然会吃,不吃就是不饿,除非连续两三天不愿意吃才要考虑是否生病了。在餐桌上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是尊重和独立,是自己为自己负责。我家的孩子也会吃零食,但不会影响正餐,因为已经养成了到点就要就餐的习惯,这餐不吃可能就要等到下一餐才有饭吃,中途可能要饿肚子。其次吃东西也不求多,基本上吃到位了就好,自己会控制,不会因为喜欢就无节制的吃。

我们常说一句话,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玩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其实从童年时期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就开始了。对比中国家庭,国外在养育孩子方面其实更像以前的农村,精神上富养孩子,物质上粗养,会注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会带着孩子一起唱歌跳舞,陪孩子读绘本,下雨天让孩子去户外踩水,家里专门给个箱子里面装满瓶瓶罐罐让孩子翻箱倒柜,尽情地去探索世界……

而在物质上,饭不爱吃那就少吃点,地板有些脏了不要紧,衣服脏了也不那么急着洗,衣服新旧都没关系。我经常会把孩子穿过的旧衣服、玩具、书、家具等,送给有适合大小孩子的家庭,其实很多家长不仅不会拒绝还会欣然接受。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作为父母我不会过渡干涉孩子,孩子自小就懂得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长大之后父母也不会有“都是为了你”之类的言论给孩子心理负担。

其次我不会封闭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在吃穿和学习之外,我们需要重视对孩子心灵、品格的塑造。在国外很多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些运动习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生涯中也不会全部的生活都埋没在成绩中,像游泳、直排轮、滑板车都是他现在喜爱的运动。

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鼓励应该多于保护,对孩子的引导应该多于灌输,不应该以成绩来代替和评价孩子的一切。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且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建设,倾向于对孩子的鼓励和培养。

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多大呢?心理医生说,有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经常羡慕国外的孩子自信、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而中国孩子更多的是犹疑、不自信,不少学习生涯中成绩挺好的孩子出来社会后处处碰壁,就是因为我们从小缺乏了正确的引导。当然这里讲的只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其实还有社会教育环境影响的方面,这也是我一直在研究的方向。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教育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为了孩子教育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远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867.html
------分隔线----------------------------